第一章:山村的"孝子贤媳"青山村坐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之中,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与外界相连。
每当雨季来临,这条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几乎与世隔绝。
村民们大多靠山吃山,种植些玉米、红薯,养上几头猪、几只鸡,过着自给自足却又贫困的生活。
在这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小山村里,阿强和阿花夫妇却是远近闻名的"孝子贤媳"。
每天黄昏时分,当夕阳的余晖将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村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阿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年迈的父亲老李头,阿花则贴心地在婆婆李大娘身边伺候,时不时还为二老擦拭额头的汗水,整理被风吹乱的银发。
"阿强真是个好儿子啊,天天陪着爹妈散步,雷打不动。
"村头的王大爷坐在那块被磨得光滑的石凳上,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由衷地赞叹道。
"可不是嘛,"正在纳鞋底的李婶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向那一家四口的背影,"阿花也是个难得的好媳妇,经常给公婆送好吃的。
我前天还看见她特意从县城买了什么高级补品,听说花了不少钱呢!
"这些称赞声随风飘进阿强和阿花的耳中,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算计。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一切关怀备至的表现,都是精心设计的表演。
事实上,阿强的父亲老李头确实有一笔不小的积蓄,那是他年轻时在外打拼,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来的血汗钱。
关于这笔钱的存在,村里没人知道具体数额,只有自家人清楚个大概。
老李头曾经在城里做过小生意,凭着勤劳和精明攒下了一些钱,后来因为年纪大了,才叶落归根,回到这个小山村养老。
一个闷热的傍晚,阿花在厨房里边洗碗边对阿强嘀咕:"你说爹那笔钱到底有多少?
我猜至少得有这个数。
"她神秘兮兮地伸出五根手指,眼睛闪着贪婪的光。
阿强眼睛一亮,压低声音问:"五万?
那也不少了,在咱们这能盖栋像样的新房子了。
""瞧你这点出息!
"阿花嗤笑一声,凑近丈夫耳边更低声道,"至少五十万!
爹年轻时可是在城里做过生意的,我偷偷看过他的存折,虽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