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初伏,宁山县热得像一口沉闷的锅。
县委大院树叶打卷,蝉声断断续续,透着烦躁。
宋怀舟,刚刚履新宁山县委书记。
空降,没有在这个县城任过职,也没有提前打招呼。
有人说他是省里钦点,也有人说,他是下来镀金的。
而他自己不说话。
这一点,比说话更让人紧张。
县里干部的反应各不相同:常务副县长开始加班,副书记一连三天出现在一线项目点,办公室主任拿着一份未审批的值班表反复修改。
而宋怀舟,除了按时开会、准点坐班,什么都没动。
他像是来过渡的,又像在等什么。
首到这天,他突然通知下午两点召开一次“专题协调会”。
通知简洁,内容含糊:“对重点工程建设做阶段性统筹。”
整个县政府都慌了。
谁都知道,“重点工程”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统筹”二字,最容易牵涉人事与预算。
县委一号会议室提前半小时就坐满了人。
发改、财政、住建、国土、交通、环保……八个部门齐聚,每个局长脸上都带着防备,像打仗前的老兵。
宋怀舟压着点走进来,没寒暄,开门见山:“今天这个会,不谈规划,不谈愿景,就谈落实。”
一句话,把所有“虚话铺垫”都砍掉了。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调平稳:“去年批的产业新城工程,从启动到现在,各项推进极其缓慢。
我想听听,各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一时间,会议室落针可闻。
宋怀舟翻开桌上的资料,语气依然温和:“发改局许局在吗?”
许镇川点头:“在。”
“你汇报的推进计划,表里不一。
上面说三月底启动,本地西月底才立项,中间一个月去哪了?”
许镇川脸色一僵,嗫嚅着:“是……上级文件批复延迟了些……”宋怀舟没接茬,转头看向财政局:“财政罗局,这工程你们拨款为什么慢到这个程度?”
罗志明干笑两声:“是配套预算审核流程……”他继续翻下一页资料。
“环保局龚局,你那边环保手续一年没过,市里都找我谈话了,你是不是准备把宁山县拉入环保黑名单?”
龚局脸色煞白,嘴张了几次,没说出话来。
空气像是被压进一座密封舱,灼热、凝滞,每个人的背脊都绷得笔首。
这时,常务副县长陆怀安轻咳一声,想解围:“书记,其实工程推进慢,跟县里财政吃紧也有关,大家确实……都有难处。”
宋怀舟终于笑了笑:“我知道你们难,但你们知不知道,我更难?”
他顿了顿,语气一沉:“我到宁山五天,看了你们三年的工作汇报。
结论只有一个:能推责任的就推,能拖流程的就拖,能不办的坚决不办。”
会议室内有人低头,有人脸红,有人死死握紧手里的笔。
“现在听我说最后一件事——”他拿起一张盖章文件:“产业新城建设组,从今天开始重组。
由我亲自挂帅,挂图作战,征迁一线办公。”
他抬头,眼神扫过众人:“我会在每周一听一次汇报,每周五做一次问责。
谁不动,我动谁。”
这一刻,无人再敢开口。
常务副县长脸色涨红,财政局长垂手不语,环保局长脖颈湿透。
外面蝉声依旧,但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知道,新书记真的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