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香花书馆!手机版

香花书馆 > 其它小说 > 老朱蔬菜经销及配送

老朱蔬菜经销及配送

仙人掌科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老朱蔬菜经销及配送主角分别是卢少青朱二作者“仙人掌科”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1.1 象牙塔中的理论与朱家村的现实落差——初见朱二国的种植困惑卢少青的车载导航在朱家村村口第三次提示“己到达目的地”她望着眼前坑洼不平的土路、路边堆着的农具与塑料薄还是忍不住皱了皱后备箱里塞满了精心整理的有机种植资料、土壤检测仪还有几件换洗衣物——出发中国农业大学的导师拍着她的肩说:“少你在实验室里把有机种植的理论研究透可真正的学在田间地头等着”那时她尚不以为...

主角:卢少青,朱二国   更新:2025-10-06 15:30: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1 象牙塔中的理论与朱家村的现实落差——初见朱二国的种植困惑卢少青的车载导航在朱家村村口第三次提示“己到达目的地”时,她望着眼前坑洼不平的土路、路边堆着的农具与塑料薄膜,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

后备箱里塞满了精心整理的有机种植资料、土壤检测仪器,还有几件换洗衣物——出发前,中国农业大学的导师拍着她的肩说:“少青,你在实验室里把有机种植的理论研究透了,可真正的学问,在田间地头等着呢。”

那时她尚不以为然,总觉得以自己多年的专业积累,帮农户解决种植问题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按照村支书给的地址,卢少青沿着土路往里走,越往里,空气里的泥土气息越浓,间或夹杂着些许农药的味道。

转过一个拐角,一片占地约两亩的菜园出现在眼前,菜园被低矮的竹篱笆围着,里面种着番茄、黄瓜、茄子等常见蔬菜,只是菜叶上零星打着蔫,几片番茄叶上还留着明显的虫蛀痕迹。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正蹲在菜畦边,手里拿着一个喷雾器,眉头拧成了疙瘩,嘴里还念念有词。

“您是朱二国大叔吧?

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卢少青,来给您讲解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的。”

卢少青走上前,主动伸出手。

朱二国抬起头,脸上的沟壑里还沾着泥土,他打量了卢少青一番——眼前的姑娘穿着干净的休闲装,戴着眼镜,一看就是常年待在办公室里的“文化人”,与这片乡土格格不入。

他迟疑了一下,才放下喷雾器,粗糙的手掌在衣角上蹭了蹭,才握住卢少青的手:“卢博士啊,可算把你盼来了!

你快看看我这菜,愁死我了!”

说着,朱二国拉着卢少青走进菜园,指着那些打蔫的番茄苗:“你看这番茄,前几天刚喷了农药,可这虫子还是防不住,叶子都快被啃光了。

我听人说有机蔬菜不打农药,可这不打农药,菜都被虫子吃了,还怎么卖钱?”

他的语气里满是焦急与困惑,“之前也试着少打些农药,想着往有机上靠靠,结果菜的品相差了一大截,收购商给的价格首接砍了一半,这要是真搞纯有机,我这一年的收成怕是都要打水漂。”

卢少青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番茄苗的生长状况。

她轻轻拨开一片卷曲的叶子,发现叶背上爬着几只蚜虫,还有几只小菜蛾的幼虫正在啃食叶肉。

她又用手指捻了一点土壤,放在鼻尖轻嗅,土壤里除了自然的土腥味,还残留着淡淡的农药气味。

“朱大叔,您先别着急,”卢少青站起身,耐心地解释道,“您对有机蔬菜的理解,其实走进了一个常见的误区。

有机蔬菜不是完全不进行病虫害防治,而是不用化学农药,改用物理、生物等更环保的方式来防控。

而且,有机种植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只是简单地减少农药使用,还涉及到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一步步来调整。”

朱二国皱着眉,显然对这番话有些似懂非懂:“可这些法子管用吗?

就说那物理防治,挂粘虫板、装杀虫灯,我也试过,可虫子还是照样有。

还有那生物防治,放些瓢虫、蚜茧蜂,这些小虫子能顶事儿?

我这菜园子就这么大,投入那么多精力搞这些,最后要是没收成,我这老本都得赔进去。”

卢少青理解朱二国的顾虑。

对于世代以种菜为生的农户来说,收成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任何新的种植方式,一旦与“减产赔钱”挂钩,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她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平板电脑,打开自己在实验室里做的有机种植对比实验数据:“朱大叔,您看,这是我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种植环境做的实验,左边是传统化学种植,右边是有机种植。

前三个月,有机种植的蔬菜长势确实不如传统种植,因为土壤还在改良期,病虫害防控也需要时间建立体系。

但到了后期,有机种植的蔬菜抗逆性更强,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更高,而且随着土壤肥力的提升,后续的种植成本会逐渐降低。”

她指着数据图表,继续说道:“就拿番茄来说,有机种植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比传统种植高15%,可溶性糖含量高10%,而且没有农药残留,在市场上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您之前尝试有机种植效果不好,可能是因为没有系统地规划,只是零散地采用了一些方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种植体系。”

朱二国凑过来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数据,眼神里半信半疑。

他种了二十多年的菜,靠的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和自己摸索出的“土办法”,对于这些满是数字和术语的理论,实在难以一下子接受。

“卢博士,你说的这些道理我大概懂了,可真要实操起来,我心里还是没底。

就说这土壤改良,我这地种了这么多年,早就板结了,怎么改?

改了之后多久能见效?

还有那生物防治,去哪里找那些瓢虫、蚜茧蜂?

怎么保证它们能在我这菜园里存活?”

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卢少青没有丝毫不耐烦。

她知道,要让朱二国真正接受有机种植,不能只靠理论说教,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帮他打消所有顾虑。

她从背包里拿出土壤采样器,对朱二国说:“朱大叔,您先带我把菜园的土壤多取几个样,我回去做个详细的检测,看看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状况、微生物种类,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给您制定一套专属的土壤改良方案。

至于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我可以联系农业技术推广站,帮您协调采购,而且我会教您怎么营造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保证防治效果。”

说着,卢少青拿起土壤采样器,在菜园的不同区域开始采样。

她的动作熟练而专业,蹲下、取样、装袋、标记,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朱二国站在一旁看着,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了一些。

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博士,虽然看着文弱,却有着一股踏实肯干的劲头,不像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采样结束后,卢少青将样本小心翼翼地装进密封袋,然后对朱二国说:“朱大叔,土壤样本我带回实验室检测,大概三天就能出结果。

这三天里,您可以先观察一下菜园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记录下哪些蔬菜受害最严重,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多少,咱们后续制定防控方案时能更有针对性。”

朱二国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卢博士,我都听你的!

要是真能把有机蔬菜种成功,不仅我能多赚钱,村里其他种菜的乡亲们也能跟着受益。”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菜园里,给蔬菜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卢少青背着装满土壤样本的背包,与朱二国挥手告别。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耳边传来鸡鸣犬吠,忽然深刻地理解了导师那句话的含义——实验室里的理论再完美,也需要在田间地头经过实践的检验与打磨。

而她与朱二国的这场相遇,这场关于“有机”的认知碰撞,只是她乡野实践之路的起点。

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未知在等着她,但她心中充满了期待,因为她知道,每解决一个种植难题,就能让更多农户看到有机农业的希望,让更多健康的蔬菜走上人们的餐桌 。

接下来你是否想继续写卢少青完成土壤检测后,带着改良方案回到朱家村,与朱二国一起开展土壤改良工作的情节?

我可以详细描述他们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两人之间的互动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