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香花书馆!手机版

香花书馆 > > 沈微苏五郎(沈微传)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沈微传》全章节阅读

沈微苏五郎(沈微传)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沈微传》全章节阅读

不吃香菜木易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沈微传》“不吃香菜木易”的作品之一,沈微苏五郎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全文精彩选节:大雍景元年间,皇权旁落,外戚窦氏专权,士族与寒门剑拔弩张。吴兴沈氏,昔日顶级士族,一夜因“谋逆案”满门抄斩,嫡长女沈微被忠仆所救因追杀走散,后沦为西市贫民窟的孤女。 几载蛰伏,她藏起身份与锋芒,以抄书算帐维生,却在目睹权贵欺压、发现家族旧案破绽后,燃起复仇之火。凭借卓绝智计,她被商人苏五郎赏识,化名“苏先生”执掌账房,于市井间布下信息网,首战便以律法漏洞击退窦氏爪牙,一战成名。 自此,她借“微记商行”为翼,携财富与智谋闯入京华棋局:辅佐备受冷落的七皇子赵珩夺嫡,联结刚正御史顾昀、戍边将领萧策,于朝堂暗斗、边疆烽火中搅动风云。当窦氏宫变骤起,她以身护主,身份曝光,沈氏嫡女的真相震惊朝野。 新帝登基,她力排众议入仕为相,推改革、稳边疆、清吏治,从复仇孤狼蜕变为社稷之臣。待大雍河清海晏,她却卸下权柄,归乡重建书院,招收寒门与女子弟子。 这是一段从尘泥到紫宸的逆袭,一曲女性在男权时代的觉醒之歌,藏着权谋博弈的惊心动魄,更写尽乱世中“守道”与“变通”的人生抉择。

主角:沈微,苏五郎   更新:2025-09-28 22:19:3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雪粒子又密了些,粘在沈微的粗布罩衫上,没走几步就化成了水痕,顺着衣摆往下淌,冻得她皮肤发紧。

怀里的算学书用旧布裹着,紧紧贴在胸口,生怕被雪打湿——这是她如今最值钱的东西,比那半块揣在怀里、硬得像石块的窝头还宝贝。

西市往西的破庙藏在两条窄巷的夹缝里,原是座土地庙,年久失修,屋顶塌了大半,只剩下三面残墙挡风。

沈微推开吱呀作响的破门时,雪沫子跟着灌了进来,落在地上积起的薄雪上,悄无声息。

她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鞋底子早磨透了,雪水顺着缝隙往里渗,脚趾头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庙里己有了点动静。

墙角蜷缩着个身影,裹在件打了层层补丁的旧棉袄里,脑袋埋在膝盖上,肩膀微微发抖,正是每日在西市拾荒的老妇。

沈微见过她几次,总是沉默地蹲在垃圾堆旁翻找,偶尔捡到半块发霉的饼子,也会小心翼翼地收起来。

“阿婆?”

沈微试探着轻唤了一声。

老妇缓缓抬起头,满脸皱纹挤在一起,像干涸的河床,浑浊的眼睛在昏暗中看了她片刻,才沙哑地应了声:“是抄书的丫头啊。”

她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带着浓重的寒气,“今天雪大,还以为你不来了。”

沈微走到离老妇不远的地方坐下,这里靠着残墙,风稍微小些。

她解开怀里的布包,把算学书放在腿上,又摸出那半块窝头,硬得硌手。

犹豫了一下,她掰了大半块,朝着老妇递过去:“阿婆,您吃点吧。”

老妇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摇了摇头:“你自己留着吧,丫头,你比我更需要这个。”

她枯瘦的手指从棉袄里伸出来,指节肿大,布满了裂口,“我中午捡了个烂红薯,己经吃过了。”

沈微知道她是客气,这寒冬里,烂红薯也不是天天能捡到的。

她把窝头往老妇手里塞,指尖触到对方冰凉的手,忍不住缩了一下:“我不饿,早上多喝了点雪水。”

这话半真半假,她确实喝了雪水,却半点没顶饿,可看着老妇冻得发紫的嘴唇,实在没法独自咽下这半块干粮。

老妇攥着那半块窝头,手指微微颤抖,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了句“谢谢”。

她没有立刻吃,而是用棉袄下摆仔细裹好,揣进了怀里,想来是要留到更饿的时候。

随后,她在怀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把干枯的艾草,用破布包着,递给沈微:“这个你拿着,晒干的艾草,晚上点着熏熏,能驱寒。”

沈微接过艾草,指尖触到粗糙的叶片,还带着点老妇身上的体温。

干艾草有着独特的清香,淡淡的,却让人心里暖了些。

“谢谢您,阿婆。”

“谢什么,”老妇摆了摆手,重新缩回墙角,声音低低的,“这西市的冬天,最难熬,可只要熬过去,春天就来了。

我在这西市待了十五年,什么样的冬天没见过?

都熬过来了。”

沈微没接话,只是低头摩挲着怀里的算学书。

书页边缘的“沈”字暗纹在昏暗中若隐若现,她用指尖轻轻划过,试图想起些什么。

可记忆像是蒙了层雾,只有十岁那年冲天的火光和刺鼻的烟味,偶尔会在梦里浮现,惊醒后只剩下一身冷汗。

她摸了摸贴身处的玉佩,冰凉的触感传来,上面同样刻着“沈”字,这书和玉佩,会不会是她仅剩的、与过去有关的联系?

老妇似乎察觉到她的沉默,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

破庙里静了下来,只有外面的风雪打在残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谁在低声呜咽。

沈微把艾草放在一边,借着从破屋顶漏进来的雪光,翻开了算学书。

书页上的字迹有些模糊,好在关键的公式和例题还能看清,她看得入了神,连手脚的寒意都淡了些。

不知过了多久,老妇忽然轻咳了几声,打破了寂静。

沈微抬起头,见老妇正望着她手里的书,眼神有些复杂。

“丫头,你还识字?

还懂这些算学?”

“以前学过一点,”沈微含糊地应着,她记不清是谁教她的,只知道自己从小就对这些数字和公式格外敏感,像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捡来的书,没事的时候看看。”

老妇点了点头,没再追问,只是叹了口气:“识字好,懂算学更好,总比像我这样,只能捡破烂强。

只是……在这西市,太聪明了,有时也不是好事。”

她说得隐晦,眼神里带着点担忧,却没解释为什么。

沈微心里动了动,刚要问些什么,老妇却闭上了眼睛,似乎累得睡着了。

她只好把话咽了回去,重新低下头看书。

雪光渐渐暗了些,天快要黑透了。

她合上书,把艾草分成几小撮,找了块破瓦片当香炉,又从怀里摸出火折子——这是她用攒了半个月的工钱买的,舍不得常用。

火折子吹亮后,昏黄的火光跳动起来,照亮了小小的一方天地。

沈微点燃艾草,淡淡的青烟升起,带着暖意,驱散了些许寒意。

她看着火光映在书页的“沈”字上,忽然想起白天账房掌柜的刁难,想起自己脱口而出的“七分二厘差池”,心里竟生出些微弱的底气。

或许,这算学真能成为她在西市立足的依仗?

老妇被烟味呛得动了动,却没醒,只是往火堆边挪了挪。

沈微看着她苍老的面容,想起她那句“熬过去就好了”,心里默念着,是啊,再难的冬天,总会熬过去的。

她把算学书和艾草都收进布包,又摸了摸怀里的窝头,虽然饿,却没舍得吃。

明天还要去账房抄书,得留着点力气。

外面的雪还在下,破庙里的火光却很安稳。

沈微靠在残墙上,闭上眼睛,耳边是风雪的声音,鼻尖是艾草的清香。

她没有多想未来会怎样,只知道明天要继续抄书,要继续找和“沈”字有关的线索,要在这寒冬里,好好活下去。

夜色渐深,雪光与火光交织在一起,映着沈微清瘦的侧脸。

她怀里的书和玉佩,如同两颗沉默的种子,在这孤寂的破庙里,在漫天风雪中,悄然等待着发芽的那天。

而老妇给的那把艾草,还在缓缓燃烧,用微弱的暖意,守护着这西市寒冬里的一抹生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