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城郊防空洞外雾气未散。
施工队的卡车引擎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工头老张正对照着图纸指挥工人卸货,看到林烬从薄雾中走来,立刻迎了上去。
“林先生,您来了。
按您的要求,第一批H型钢己经到了,今天先加固主结构承重墙。”
林烬的目光扫过现场,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通风管道的接口处,全部加装军用级的密封垫圈。
隔音层的填充物,密度要提高一级。”
老张面露难色:“这……成本会超出一大截,而且需要临时调货……成本我额外承担。”
林烬递过一个厚厚的信封,目光沉静,“我只要结果:绝对的气密性和隔音性。
工期,不变。”
老张捏着信封,看着眼前年轻人深不见底的眼睛,把所有的疑问都咽了回去,只剩下一个念头:按他说的做。
吸收到敬畏、困惑、对绝对权威的服从……情绪值+85!
林烬不再多言,转身走入正在成型中的“深渊剧场”。
洞内,物资分区堆放,井然有序。
他在一堆看似普通的医疗物资箱前停下,打开其中一个,里面除了常规药品,还有几套他通过特殊渠道弄到的高等级防护服和一套精密空气检测设备。
他将这个箱子单独标记,移至未来主控室旁的隔间。
这些,是为“明天”准备的。
但今天,他需要为“今天”的会面做准备。
------上午九点,市中心图书馆,古籍修复阅览室。
这里是苏晚晴每周三上午雷打不动会来的地方。
她家族支持的一个文化基金会,正资助一批地方志的修复工作,由她负责对接。
这个信息,来自林烬某一世模糊的记忆碎片。
林烬提前到达,选了一个能看清入口且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位置坐下。
他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城市供水系统管网沿革考》,手边放着一个朴素的文件袋。
九点十分,苏晚晴准时出现。
她穿着简约的米白色套装,气质清冷,步履从容,与图书馆古朴宁静的氛围融为一体。
她和工作人员低声交谈了几句,便走向惯常的座位。
林烬没有立刻上前。
他耐心地阅读着,首到苏晚晴处理完手头的事务,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准备离开时,他才自然地站起身,仿佛偶然经过她的桌旁。
“抱歉,打扰一下。”
林烬的声音温和有礼,他拿起那个文件袋,“请问,您是苏晚晴小姐吗?
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您可能会在这里。”
苏晚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但良好的教养让她保持了礼貌:“我是。
请问您是?”
“我姓林。”
林烬递过文件袋,神情坦然,“这是一份关于旧城区地下管网历史图纸的复印合集,我想,可能对你们正在修复的地方志工作有参考价值。
家父以前在市政部门工作,整理遗物时发现的。”
这个理由天衣无缝。
文件袋里的图纸是真的,但真正重要的是夹在其中一页里、他手绘的一张简易示意图——标注了某个即将因管网老化而在一场暴雨后发生严重内涝的区域,而那个区域,恰好包含了苏氏集团一个重要的地下仓储中心。
苏晚晴将信将疑地接过文件袋:“谢谢,您太费心了。”
“不客气。”
林烬微微一笑,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点对故去长辈的怀念,随即话锋微转,看似无意地提道:“说起来,最近天气多变,苏小姐如果负责仓储事务,或许该提醒一下相关人员,注意检查一些老旧管网的排水口,尤其是西区那几个点。
毕竟,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他的话点到即止,没有危言耸听,更像是一个基于“家学渊源”的善意提醒。
说完,他礼貌地点点头,便转身离开,没有多余的热情,也没有索要任何回报。
吸收到疑惑、些许被打扰的不快、以及一丝因“专业提醒”而产生的好奇……情绪值+95!
他不需要苏晚晴立刻相信。
他只需要在她心中种下一颗“未雨绸缪”的种子,并在她那里留下一个“神秘的、似乎懂些东西的年轻人”的印象。
当预言成真,这颗种子自然会发芽。
------离开图书馆,林烬回到防空洞。
施工在紧张进行,金属的敲击声在洞内回荡。
他检查着工程进度,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
傍晚,他独自站在初具雏形的“舞台”中央。
空气中弥漫着建材和灰尘的味道。
“暗示己经发出……”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接下来,就看命运……或者说,看我为你安排的‘巧合’,是否会如期而至了。”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是天气预报:明天,大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