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香花书馆!手机版

香花书馆 > > 沈砚李默(墨染星垂)全章节在线阅读_(墨染星垂)全本在线阅读

沈砚李默(墨染星垂)全章节在线阅读_(墨染星垂)全本在线阅读

OuOPvP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墨染星垂》是网络作者“OuOPvP”创作的其他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砚李默,详情概述:[内容需观看揭晓~ 无cp,其实是不会写感情线~zZ(╯3╰)] ~~~~~~~~~~~~~~~~~~~ 前朝翰林编修之子沈砚辞,因家族卷入文字狱,携半块白玉佩与可拆成七式的青铜笔尺隐于市井,以经营“砚知书铺”的“哑先生”身份蛰伏。他身患咳嗽旧疾,却始终以笔墨为刃,暗中收集父亲挚友苏学士等冤案受害者的证据,帕子上“昭雪”二字是其不变信念。 当重审苏学士案的消息传来,沈砚辞抓住机会,将证据藏于狼毫笔杆,冒险前往大理寺递证。途中遭遇神秘帷帽客与手下阻挠,他凭借青铜笔尺防身化解危机,即便咳嗽加重、帕染血丝,也未动摇为冤魂求公道的决心,在市井喧嚣与暗处危机中,坚守读书人的风骨,朝着昭雪冤案的目标步步前行……

主角:沈砚,李默   更新:2025-11-03 03:05: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暮春的雨,总带着一股子化不开的湿意,淅淅沥沥地打在“砚知书铺”的青灰瓦檐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沈砚辞坐在靠窗的旧木桌前,指尖捏着半块温润的白玉佩,玉佩边缘缺了一角,是当年家族被抄时,他从火堆里抢出来的唯一念想。

窗外的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偶有行人撑着油纸伞匆匆走过,脚步声混着雨声,在这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沈砚辞收回目光,将玉佩小心翼翼地塞进衣襟,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时,他才像是找回了几分力气,抬手翻开桌上那本线装的《星象考》。

书页己经泛黄发脆,边角处磨损得厉害,可他翻书的动作却格外轻柔,仿佛那不是一本旧书,而是易碎的珍宝。

书脊处的隐秘夹层里,藏着一张叠得整齐的泛黄纸笺,上面是用极细的狼毫写就的字迹,记录着三年前“苏学士通敌案”的疑点。

沈砚辞用指尖捻起纸笺,对着窗外的天光仔细辨认,眉峰不自觉地蹙起——苏学士是他父亲当年的挚友,也是那场文字狱里,第一个被定罪的官员。

世人都说苏学士私通北狄,可沈砚辞记得,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反复说“苏兄是被冤枉的”。

“咳咳……”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打断了他的思绪,沈砚辞慌忙用帕子捂住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帕子是月白色的,边角处绣着极小的“昭雪”二字,是母亲生前为他绣的,如今早己洗得有些褪色。

等咳嗽平息下来,他展开帕子,见上面没染上血丝,才稍稍松了口气。

这咳嗽的旧疾,是当年躲在柴房里冻出来的,这些年时好时坏,尤其到了阴雨天,更是难熬。

“吱呀”一声,书铺的木门被推开,带进一阵雨丝和凉意。

沈砚辞下意识地将《星象考》合起,抬头看向门口,只见一个穿着藏青短打的少年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脸上带着几分局促。

“先生,我……我来还书。”

少年的声音有些怯生生的,他将怀里的油布包递过来,沈砚辞接过,打开一看,是一本《论语》,书页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银杏叶。

这少年是巷口卖豆腐的王阿婆的孙子,名叫王小二,平日里总爱来书铺蹭书看,沈砚辞也从不驱赶,偶尔还会教他认几个字。

“放这儿吧。”

沈砚辞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指了指桌角的书架,王小二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书放回原位,又转身看向沈砚辞,犹豫了片刻,才小声说:“先生,方才我在巷口听几个官差说,下个月要重新查三年前的苏学士案,您……您知道吗?”

沈砚辞的心猛地一跳,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面上依旧平静:“知道了。”

王小二见他没什么反应,也不敢多问,说了句“先生保重身体”,便撑着伞匆匆离开了。

等王小二走后,沈砚辞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他快步走到书架前,从最底层的格子里抽出一个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枚青铜笔尺,笔尺上刻着复杂的云纹,看起来平平无奇,可只要轻轻一旋,就能拆成七式,每一式都是锋利的武器。

这是父亲留给她的遗物,也是他暗中调查冤案的底气。

他握着青铜笔尺,指腹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三年了,他隐姓埋名,在这市井之中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书铺,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为父亲、为苏学士,为所有被那场文字狱牵连的人昭雪的机会。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当晚,月色透过窗棂,洒在书铺的地板上,形成一片淡淡的银辉。

沈砚辞坐在桌前,就着微弱的月光,用那支刻着“砚辞”二字的狼毫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笔杆里藏着的细小银针,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写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些年收集到的关于“苏学士通敌案”的证据,从人证到物证,每一条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写到一半,他又忍不住咳嗽起来,这次咳嗽得比白天更厉害,帕子上终于染上了一点淡淡的血丝。

沈砚辞看着帕子上的血丝,嘴角却露出了一抹笑意。

他不怕死,只怕看不到冤案昭雪的那一天,只怕父亲和苏学士的冤屈,永远无法洗清。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沈砚辞立刻警觉起来,他将写好的证据折好,塞进《星象考》的夹层里,又将青铜笔尺握在手中,缓缓走到窗边,透过窗缝向外看去。

只见一个穿着黑色夜行衣的人正站在巷口,似乎在观察着书铺的动静。

沈砚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自己暗中调查的事,或许己经被人察觉了。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青铜笔尺,只要对方敢进来,他就绝不会让对方轻易离开。

那黑衣人在巷口站了片刻,便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沈砚辞松了口气,额头上却己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平静了,可他不会退缩,因为他肩上扛着的,是数十条人命的冤屈,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更是他作为读书人的风骨与担当。

他回到桌前,重新拿起狼毫笔,继续在纸上书写。

月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带着一种不屈的坚韧。

墨色的字迹在纸上蔓延,就像他心中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会熄灭。

窗外的雨己经停了,天边泛起了一丝微光,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沈砚辞放下笔,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开始,可他己经做好了准备,用笔墨为刃,以信念为甲,在这浑浊的世间,为那些冤魂,开辟出一条昭雪之路。

(乱写一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